本院要闻
2019年5月26-27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七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玉米周年集约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专项:“豫西旱作区小麦-玉米抗旱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小麦示范基地进行了测产验收。
洛宁县3万亩示范区,主栽品种为洛旱22,平均亩穗数36.3万,穗粒数36.2粒,千粒重按43克计,八五折后产量为480.3kg/mu;较示范区外对照422.9kg/mu(35.6万/亩、32.5粒)增产13.6%。
孟津县4万亩示范区,主栽品种为洛旱22、中麦895和周麦26,平均亩穗数38.3万,穗粒数34.3粒,平均千粒重按44克计,八五折后产量为491.3kg/mu;较示范区外对照412.9kg/mu(34.6万/亩、32粒)增产19.0%。
伊川县4万亩示范区,小麦品种洛麦26和豫麦49-198,平均亩穗数41.6万,穗粒数33粒,千粒重按44克计,八五折后产量为513.4kg/mu;较示范区外对照449.2kg/mu(38.5万、31.2粒)增产14.3%。
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在本年度豫西地区遭遇持续干旱的不利条件下,示范区集成了小麦蓄水保墒、免耕沟播、适期适量播种构建优质群体、节水灌溉及后期化学调控等技术,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实现了壮苗越冬,小麦群体质量高、综合抗性强、长势好,完成了预期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
本文是【http://www.lynky.com.cn 洛阳农林科学院】原创,转载时请务必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
地 址:http://lynky.com.cn/home-newsinfo-id-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