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进入4月中旬,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该时期是影响成穗、结实和籽粒灌浆的关键时期,土壤水分情况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形成。4月17-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副团长肖永贵研究员率科技⼩分队赴洛阳调研了旱情,并针对当前生产情况,在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洛阳宜阳县开展了科技指导。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阮祥明主任、张向召副主任,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刘瑞芳副院长、高海涛研究员等12位专家组成科技⼩分队进行了调研和技术指导。
科技小分队第一站到达宜阳韩城鼎德智慧农场,大家看到3000亩小麦正处于小麦抽穗期。据农场负责人介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专家和宜阳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从4月10-16日,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已经把3000亩小麦进行了灌溉,目前长势较好。
在宜阳柳泉元村,在地头见到承包大户马书同,正在田间进行灌溉。他说,由于4月12-14日三天大风影响,正值小麦挑旗期的麦田,在3天大风过后,叶子出现了卷曲和划伤,在风停后,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灌溉,预计再有两天就会把1000亩麦田灌溉结束。
在调研过程中大家发现,种植户都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利设施和工具,开展抗旱自救,为小麦生长补充水分,但也有一些地块,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加上土壤瘠薄,目前旱情比较严重,如果旱情继续下去,将会对穗粒数和亩穗数造成严重影响,出现减产。根据目前小麦生长情况,小分队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积极行动、及时动员部署。县乡各级部门要把抗旱浇麦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迅速组织力量,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工作中。
二是全面行动 组织开展抗旱浇麦。从3月4日起至4月17日,洛阳平均降水量仅不足4.4毫米,已连续44天无有效降水,加上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大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加快,有3成左右地区发生中度以上干旱,丘陵山区零星地块小麦因干旱导致株高下降、成穗率下降,建议上下齐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利设施和工具,开展抗旱,把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做好“一喷多防”。在进行“一喷三防”的同时,增加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使用聚谷氨酸、黄腐酸钾等水溶性肥料,并适当加大喷水量,以减缓旱情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尽可能稳定成穗数,增加穗粒数。(供稿:小麦研究所 丁志强 吴少辉)
本文是【http://www.lynky.com.cn 洛阳农林科学院】原创,转载时请务必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
地 址:http://lynky.com.cn/home-newsinfo-id-780.html